IM电竞聚焦地方两会丨北京门头沟区:探索多样化建设运营模式保障老年人就餐需求
央广网北京1月12日消息(记者 庞婷)养老作为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千家万户。记者从北京市门头沟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获悉,2023年,门头沟区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供给,创新发展区域特色养老模式,建设4家养老餐桌,探索“养老驿站+餐桌”“精品民宿+餐桌”“餐饮企业+餐桌”等多样化建设运营模式。
过去一年,在养老助餐方面,门头沟区建成大峪街道向阳、城子街道广场和雁翅镇太子墓、河南台4家养老助餐点。全区已累计建成41家助餐点,可覆盖5.64万名老年人。
针对农村地区老年人养老,门头沟在20个村建设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建成2个镇级养老照料中心。2023年,门头沟区20个村的44名邻里互助员为签约的274名老年人上门提供巡视探访、助餐助行、清洁卫生、代购代缴、临时陪伴等助老服务。截至目前,已完成志愿服务1200余次。
2024年,门头沟区将继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创新,强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力争创全国老年友好型城市,打造“一刻钟基本养老服务圈”,推进东辛房街道老年友好型街区试点建设。建设养老服务驿站和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开展家庭养老照护床位试点、为特殊困难家庭老年人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继续完善养老助餐服务供给,按照“一村一策”“一居一品”原则建设养老餐桌,逐步形成覆盖全区的养老助餐服务网络。
2024年,门头沟区将继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创新,强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力争创全国老年友好型城市,打造“一刻钟基本养老服务圈”,推进东辛房街道老年友好型街区试点建设。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