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崴电子IPO:业绩下滑隐患缠绕 核心产品高毛利IM电竞率合理性屡遭拷问
自2023年下半年IPO节奏收紧以来,绝大部分IPO企业在两轮问询后便完成了上会前的审核流程。
而身负三轮问询并且能成功走到上会环节的拟IPO企业就少之又少,钧崴电子正是其中一员。
1月19日,钧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钧崴电子)终于获得了登陆深交所上市委会议接受对其是否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审视与表决的机会,在当日召开的深交所上市委2024年第3次审议会议上,其首发申请即将迎来能否顺利进入注册流程的结果。
事实上,早在2022年9月29日就正式向深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受理的钧崴电子,足足等待了16个月的时间,才终于迎来了最重要的时间窗口。
在IPO实务中,监管层问询的轮次多少与企业存在的问题成正比,监管层之所以会持续三轮对钧崴电子进行追问,显然是因为其存在一直未能打消监管层疑虑的问题。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电流感测精密电阻及熔断器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的企业,钧崴电子自2014年设立以来,专注于电流感测精密电阻及晶片型贴片熔断器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据钧崴电子招股书显示,其计划通过此次IPO发行不低于6666.67万股以募集11.27亿资金用于电流感测精密型电阻生产项目、年产电力熔断器2300万颗项目、钧崴珠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三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无论是前三轮问询,还是最后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监管层对钧崴电子最关注的焦点在于其业绩成长性和核心产品高毛利率合理性及是否可持续,这也是其IPO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
报告期内营收下滑,扣非净利润大幅走低使得钧崴电子是否具备足够的成长性成为阻碍其此次IPO推进的最大隐患。
慧炬财经注意到,在2022年之前的三年中,钧崴电子主要产品电流感测精密电阻产品销售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1.67%。整体扣非后净利润更是三级跳,2021年还跨越了1亿元大关,钧崴电子迎来业绩最好的高光时光。
不过在经历了2019至2021年连续三年业绩高成长后,钧崴电子疲态渐显,在成功递表3个月后就迅速迎来了业绩变脸。
尴尬的是,当时间进入到2022年,钧崴电子营收净利双双下滑,扣非后净利润从2021年的1亿出头下跌至2022年的8504.82万元。
数据显示,2022年,钧崴电子营业收入5.46亿元,同比下滑了3.00%,扣除净利润下降了17.60%。而这一下滑趋势到了2023年上半年并没有得到遏制并且还在扩大,其实现营业收入2.44亿元,同比下降11.54%远高于同行平均降幅的7.08%,实现扣非后净利润2789.15万元,更是同比大幅下降了38.92%。
仔细探究,慧炬财经还发现,2023年上半年,钧崴电子经销收入占比为32.35%较2022年的26.57%提升了5.78个百分点。更蹊跷的是,第一大经销商安敏电子库存占销售金额的比例由2022年的33.94%提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43.39%。
针对上述问题,深交所要求说明2023年上半年经销收入的真实性、合理性,是否存在向经销商压货、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形。
据钧崴电子向监管层提供的2023年业绩预测数据显示,其2023年营业收入53995.35万元,同比下降1.07%;扣非后净利润8001.44万元,同比下降5.92%。
细致观察经营数据,慧炬财经注意到在2023年一季度,钧崴电子营业收入大幅下降了32.05%,扣非后净利润下降幅度高达84.84%,到了2023年二季度营业收入则同比上涨了13.69%,扣非后净利润飙升了37.95%。
两相对比下来,反差巨大,更奇怪的是,2023年7-8月综合毛利率为50.99%明显高于上半年的42.58%,而期间费用率仅为24.98%低于上半年的26.68%。
于是,深交所产生了质疑,要求说明是否符合行业特征,与下游主要客户产品销售数据是否匹配。同时要求说明2023年9-12月预测业绩是否准确、可靠,是否与行业趋势一致。
也正是由于业绩出现了下滑波动,钧崴电子业绩的持续性问题受到了监管层的重点关注。在深交所前期三轮问询及落实审核中心意见中,多次对其期后业绩问题提出诘问进行了轮番追问。
在深交所于对其下发的第二轮问询函中,要求其说明业绩变动原因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影响,相关影响因素是否具有持续性。
到了第三轮问询中,深交所则进一步要求说明 “是否存在业绩持续下滑风险,是否具备良好的业绩成长性。”
2024年1月8日,在决定是否安排钧崴电子IPO上会受审的最为关键的一环——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中,深交所也一再要求钧崴电子结合下业需求、行业竞争情况、在手订单、客户拓展及拓展进展等情况,分析业绩成长性,是否存在业绩持续下滑的风险。
面对深交所一再追问,钧崴电子则坚定表示“针对2023年的盈利预测准确性较高,业绩实现可靠性较高,经营业绩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成长空间。”
或许正是受益于钧崴电子对业绩的自信,其将顺利走上深交所上市委会议的审议现场,不过能否成功获得认可尚未可知。
一般而言,复合增长率达到20%以上视为高成长型企业,反观钧崴电子在2020年至2022年的IPO报告期内,三年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仅为15.66%远不及20%三年内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平均复合增长率指标。
在业内人士看来,拟IPO企业业绩突然变脸,下滑原因需要重点留意,是否具有持续性,是否会对其期后业绩继续产生影响,这都需要企业给出进一步解释。
钧崴电子在公开回应业绩下滑的原因时坦承受到下业需求阶段性下滑的影响,自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经营业绩出现下滑,至2023年一季度,由于叠加春节假期导致的产线停滞等因素,经营业绩达到最低点。
除了业绩成长性遭到监管层轮番诘问外,钧崴电子的核心产品——电流感测精密电阻产品的高毛利率合理性问题,也备受深交所关切。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间,钧崴电子营收分别为4.08亿元、5.63亿元、5.46亿元、2.44亿元,其中来自于电流感测精密电阻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达到了1.92亿、2.92亿、3.25亿、1.42亿元,占营收比分别为47.29%、52.20%、60.01%、58.46%。
这也意味着电流感测精密电阻产品的经营数据将直接影响到钧崴电子的业绩表现。
据钧崴电子此次IPO申报材料显示,电流感测精密电阻产品毛利率分别为62.84%、62.21%、61.34%、54.97%,远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33.00%、33.24%、25.40%、21.96%,分别为是同行的1.90倍、1.87倍、2.41倍、2.5倍。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之前,其毛利率连续三年高企且超过60%以上。
那么缘何钧崴电子电流感测精密电阻产品毛利率是同行业可比公司的两倍有余呢?
于是,深交所在三轮问询及落实审核中心意见中,连续四次对钧崴电子电流感测精密电阻产品的高毛利率进行了追问,要求其反复说明电流感测精密电阻毛利率较高合理性及是否可持续,并要求说明其是否具备充分的外部证据支撑。
对于远超同行的高毛利率合理性,钧崴电子以持续更新迭代、处于行业第一梯队、技术先进性、与头部客户高黏性等方面来进行回复。
一般而言,毛利率远高于同行,企业往往匹配着强劲的研发能力才合理,但奇怪的是钧崴电子的研发投入并不突出。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钧崴电子研发费用分别为1783.33万元、2354.54万元、2187.49万元和1214.13万元,研发投入规模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的2.02亿元、2.79亿元、2.93亿元、1.51亿元。
不仅如此,截至2023年6月30日,IM电竞网站钧崴电子研发人员共100人,学历在大专及以下的占比64.00%。
“研发投入规模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与发行人电流感测精密电阻产品性能更优、工艺更为先进、应用场景更为高端,技术难度及技术附加值更高的匹配性,发行人研发投入能否支撑发行人技术先进性。”,深交所对此发出灵魂拷问。
通常而言,监管层对所质疑的问题在IPO企业进行回复后未获得其认可,会在此后的几轮问询函里不断就同一内容反复追问,显然电流感测精密电阻产品高毛利率合理性就是这一情况,这也从侧面说明钧崴电子的回复并没有成功打消监管层的疑虑。
“毛利率是反映公司真实盈利能力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如果IPO企业与同行相比毛利率明显偏高,那么需要给出合理的解释,如果解释不通是很难过关的。”,北京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告诉慧炬财经。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被誉为2024年开年第一否的胜华波,在上会时就被质疑收入的真实性和坏账计提的充分性,显然直到上会胜华波也没能成功打消监管层的疑虑进而被否。
事实上,钧崴电子不仅研发投入远低于同行,高毛利率的背后其研发费用明细项目的产出成果、费用规模与研发立项计划的匹配性,相关费用是否真实发生,也被深交所质疑。
慧炬财经注意到,钧崴电子的研发项目主要以电流感测精密电阻和熔断器的研发创新为主。
此外,被深交所两度逼问后补认行政管理人员兼职从事研发活动的情形也格外引人注意。
慧炬财经注意到,彼时在首轮问询中,深交所要求说明研发人员与生产人员之间的划分是否明确、是否存在人员混淆或兼职。
而在首轮问询回复中,钧崴电子仅承认存在部分生产人员兼职参与研发活动的情况。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步步追问下,钧崴电子改口承认除了存在部分生产人员兼职参与研发活动外,还存在行政管理人员兼职参与研发活动的情况。
据三轮问询回复显示, 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钧崴电子行政管理人员兼职从事研发活动分别为5人、0人、5人、1人,生产人员兼职从事研发活动的分别为6人、14人、23人、8人。生产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兼职从事研发活动的金额计入研发费用的比重分别为3.99%、2.24%、3.59%、1.63%。
“事实上,在此前的IPO审核案例中,就曾出现过对研发人员的认定不合理,将研发和生产环节混同的情形,由于研发投入直接关系着企业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的判定,监管层故而对此慎之又慎。”,上述投行人士告诉慧炬财经。
严格把好IPO入口关继续是今年上市审核关键词之一,证监会近日郑重表态。而在胜华波成为开年首单被否案例的大背景下,业绩下滑隐患缠绕的钧崴电子能否成功过会,静待六天后谜题揭晓,慧炬财经对此将保持持续关注!IM电竞网站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